返回

第163章 第一次政府工作会议  第一日不落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者时空寡头koen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最懂你的H漫画平台,魔女和宅男的最爱,点击立即进入不一样的二次元世界!!

    华夏帝国建国之后的第一次正式的政斧工作会议在神京(新建的洛阳)帝国议会大楼召开。

    小会议室才是决定一切的策源地啊。谁总结的‘大会决定小事,小会决定大事’,这真是中国政治的传统精华啊。

    “什么?黄河决口了?不该啊?历史上记载这几年都没有决口过啊。啊今年就是1099年,正是在内黄决口了,东流断流,黄河彻底恢复北流故道。该死的,我怎么忘了今年会决口?”赵守忠听到李基的通报后愣了。

    “现在说马后炮有什么用?你赶紧制定方案救灾抗旱,断流的东流流域要做好安排。”早知道今年刚刚建国黄河就会决口就不会这么早把治理河道的专项资金调拨下去了。李基又开始头疼起来。

    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十分频繁,中游的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一带的黄河河道都曾多次变迁,但影响重大的是黄河下游河道改道。

    黄河,古称“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每位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豪的母亲河。它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浩瀚无比的民族文化,其博大精深难以简单表达。然而,这条“母亲河”在历史上曾随其变迁而多次出现水害。据统计,从春秋时代的周定王五年(前602)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共决口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26次,重大的改道6次。每次改道都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灾难,对黄河下游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对中原地区的地理环境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通常认为,《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河道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黄河河道。这条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夹束于山谷之间,几无大的变化。在孟津以下,汇合洛水等支流,改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汇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陆泽中。然后分为几支,顺地势高下向东北方向流入大海。人们称这条黄河河道为“禹河”据文献记载,黄河下游有以下几次重大的改道。

    先秦时期,古黄河的下游河道在冀中平原上游徙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称。这一时期下游河道的河床是比较稳定的,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在筑堤以前,黄河下游河道见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山海经山经》、《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三条(以下简称《山经》河、《禹贡》河、《汉志》河)。三河皆北流入海。“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漫溢泛滥。战国中期筑堤以后,《山经》河和《禹贡》河断流,专走《汉志》河,河口在今黄骅附近,这是历史上黄河河口第一次大的变迁。此种情况一直沿袭到西汉末年。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从宿胥口(今淇河、卫河合流处)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又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免费看视频    美女直播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福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