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99章 小托拉斯  国潮198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者镶黄旗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最懂你的H漫画平台,魔女和宅男的最爱,点击立即进入不一样的二次元世界!!

    第599章 小托拉斯

    “张大勺”调侃宁卫民,说他也是“术业有专攻”。

    这话虽有轻视之意,但的确又是实情。

    耍手艺的人向来就看不起耍嘴皮子的人,这源于根深蒂固的成见和骨子里的自负。

    但偏偏他们也同样吃这一套,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正因为如此,宁卫民的“输”,仅仅只是表面上的结果罢了。

    实质上他却是不折不扣的大赢家。

    且不说靠着三寸不烂之舌,他就能让“张大勺”心花怒放,心甘情愿的主动把烧烤干蘸料的方子给了他。

    就说他的各种来财渠道,也因为他超前的眼光和精密的算计。

    一直在以另一种滴水不漏的方式运转着,为他带来难以尽述的好处。

    这一点,老天爷完全可以作证。

    春节过后,尽管连宁卫民本人都没有清楚的意识到。

    可他的各种生意,仍然在以一种极为独特的形式,实现着良性的循环。

    如果冥冥之中真有命运之神的话。

    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怕这位神仙也得对这小子滴水不漏的捞金能力自叹不如哪。

    不信的话,我们大可以来仔细看看现阶段的宁卫民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首先来看他的服装业务。

    不用说,由于皮尔-卡顿是服装公司,这是宁卫民最能借助总公司力量的地方。

    特别是近年以来,皮尔-卡顿公司在华业务顺风顺水,产能一直在以高速扩张。

    现在的红联服装厂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皮尔-卡顿出口代工的需要了。

    实际上,光制衣一项,纺织部和轻工部就安排了三家市属的服装大厂在为皮尔-卡顿代工。

    去年“坛宫”和“马克西姆”开业的时候,大师本人来华之际,还在民族文化宫举办过一次“pc”品牌的国际产品展销会。

    这次展会的效果就是,又有许多其他的京城企业,所生产的“pc”贴牌产品行销海外。

    而且品类已经不仅仅限于服装了,衣帽、箱包、配饰、甚至酒杯酒具、餐具碗碟都有。

    这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瑕疵品以及更多跨行业的尾货。

    成为了宁卫民可以随意倒手转卖的优质货源啊。

    打个比方好了,获得宋华桂授予专权的宁卫民,如今就跟西天归来受封“净坛使者”的八戒似的。

    只要他不说话,这些代工企业在为皮尔-卡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瑕疵品,以及本厂的尾货就不敢另行处理。

    必须得等到宁卫民先挑完了、剩下的东西,代工企业才有自主处理的权力。

    甚至总公司产品部,专管质检和报关手续的齐彦军及其一干手下,也都快成了宁卫民的亲兵了。

    不为别的,宁卫民给他们额外开饷啊。

    每个月,宁卫民都会按买到手的瑕疵品数目,给产品部发放私人性质的“感谢”。

    最起码也能有个万八块啊。

    这等于是说,产品部整个部门十个人,从上到下变相涨了将近一倍的收入。

    只要他们忠于职守就行。

    因为多查出一件儿衣服不合格,他们就能多出一两块钱可以分润呢。

    宁卫民已经成了除公司以外,他们货真价实的第二衣食父母了。

    所以产品部成为了宁卫民在总公司内部的第一助力。

    产品部的一把手齐彦军成了宁卫民铁杆同盟军,那都会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这是利益使然。

    而对宁卫民来说,最大的改变在于销售批发的数量上。

    因为仅靠罗广亮那几个兄弟在秀水街贩卖“pc”的拆标服装,已经不赶趟了。

    他要不想库存积压,就得通过煤市街的街道缝纫社把这些服装批发给别人。

    于是前门大栅栏地区的一些颇有点实力,平日也懂得讨边大妈欢心的个体户,便很幸福的不用再跑南方了。

    他们春节刚刚给边大妈送的礼,得到了丰厚回馈。

    边大妈优先供给他们的拆牌服装,那是相当的好卖,足以让他们捞得盆满钵满。

    与此同时,因为皮尔-卡顿华夏地区的经营数据喜人,从法国总部选送到这里的新款服装版型也就越来越多。

    这对于街道缝纫社而言,无疑代表着更多利润可观的的代工业务,前景喜人。

    而在宁卫民看来,除了硬件之外,他已经完全具备了生产属于自己“花花公子”品牌服装的基础了。

    他曾经粗劣的核算过一次,发现缝纫社一旦建厂。

    如果采用低价布料仿照皮尔-卡顿版型所生产的服装成本,甚至可能要比从花城那边淘换来的劣质服装还低。

    那么只要他想,随时可以用价廉物美的款式新颖服装打响自己的招牌。

    正因为这样,宁卫民才会希望街道能建厂。

    但建厂归建厂,他却绝不愿意街道为建厂取缔缝纫社。

    毕竟今后他仍然需要这么个作坊式的加工点修补尾货和瑕疵品,批发倒卖。

    真一气儿把所有干活儿的人和设备都挪到工厂去,弄不好反倒麻烦了,成本还高了。

    他认为最好的方式,还是在保留缝纫社现状的同时,另寻一个地方建厂,招聘正式职工。

    这样一来,他和街道的合作既不会出现短板,什么利润也都不耽误去赚取。

    今后是既有临时工应付修补的短工,又有正式职工玩儿现代化生产。

    两方面都能来钱,还能形成有效互补,这多好?

    至于办厂的资金和建厂后的业务,他跟街道李主任也统统打了保票。

    实际上,他在缝纫社的保险柜钱都快塞满了,正愁没发弄呢。

    街道办厂从银行批不下贷款没关系啊,他可以借二十五万给街道办厂买设备,还不要利息。

    这样加上街道自有利润存留,已经富富有余办个百八十人的小厂了。

    要说这事儿,还真是哪儿哪儿都合适。

    因为即便银行肯批给煤市街街道贷款,那李主任还没那个胆量去接呢。

    可宁卫民给的钱就不一样了,因为宁卫民的个人身份忒特别了。

    他既是给街道发活儿的大客户,又是能负责包销的主儿啊。

    李主任对服装再外行也对宁卫民的主意充满信心。

    他一琢磨,觉着只要有宁卫民在,街道这边只管老老实实的干活拿钱就完了,多么的省心呢。

    真要是有亏钱的风险,宁卫民才不会那么傻,把这么多钱不讲条件的投进来呢。

    既然人家都不怕,那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于是这件事已经基本确立了,李主任没费多少思量就决定照办。

    现在差得就是尽快选址、买设备、以及怎么请来行家帮衬的问题了。

    其实除了选址找地方之外,后面的问题本质上也不存在。

    因为以宁卫民如今在服装行业里的地位和人脉,可以说一呼百应,要点技术援助不算什么。

    就那些为皮尔-卡顿做代工的厂家,听喝就得来,根本不可能不伸出援助之手。

    只要能和宁卫民搞好关系,别说出人培训、来指点了,恐怕就是让他们白送设备,恐怕他们也高兴着呢。

    说白了,还别看宁卫民只是皮尔-卡顿下属的一个公司高管。

    而且街道缝纫社即便扩建成厂,他也没有任何的股份。

    可他恰恰就能做到,上至皮尔-卡顿公司,下至街道缝纫社,谁离开他也不行。

    供、产、销,这三个生意中最重要的环节,实质上全捏在他的手里了。

    所以他才能在为个人获取最大的好处的同时,完全创造了另一种利润方式的分配与循环。

    既解决了皮尔-卡顿散单没有值得信赖的厂家制作问题。

    又解决了代工工厂尾货积压的问题,还养活了缝纫社以下数以百计的临时工和个体户。

    说句不客气的话,皮尔-卡顿公司、代工工厂以及街道缝纫社和个体户们,都是替他打工才对啊。

    他是谁啊?

    他是依附在皮尔-卡顿这棵大树上的藤。

    他也是大隐于市的小托拉斯。

    更是伪装成无产阶级的百万富翁啊。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y01.com=天晴书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免费看视频    美女直播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福利放送